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食安宣導─健康食品及膠囊錠狀類食品非預期反應,即時通報莫耽誤

健康食品及膠囊錠狀類食品非預期反應,即時通報莫耽誤

現代人生活忙碌常未注意飲食均衡,會直接購買健康食品或膠囊錠狀類的俗稱保健食品來補充營養,或聽信非專業的推薦,以吃特定食品來改善身體狀況,但你知道若不留心選擇,有可能吃出更大的意外嗎?

坊間常見的膠囊錠狀類食品或某些健康食品並非適合於所有人,特耽誤殊族群如懷孕、正在哺乳的婦女或某些慢性疾病患者,在選擇時應審慎評估;另外,部分食品跟藥物間也會產生交互作用,可能會增強或減弱藥物的效果,所以要開始食用具保健功效的健康食品,含特定營養素、特定成分或對人體生理機能等有所影響的食品前,最好先諮詢過醫師或營養師。依衛生福利部及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資料指出,常見食品與藥品交互作用如下:

  1. 吃魚油、納豆、大蒜精、維他命E及蔓越莓,同時服用抗血小板劑或抗凝血劑,可能造成增加出血風險。
  2. 吃雞精、含鈉量高的食補液、低鈉鹽及薄鹽醬油,同時服用降血壓或保鉀利尿劑,可能造成血壓控制不佳或鉀離子過高。
  3. 吃人蔘、靈芝、牛樟芝、冬蟲夏草菌絲體、蛹蟲草、巴西蘑菇及苜蓿芽,同時服用免疫抑制劑(抗排斥藥),可能造成藥品成效不彰或導致疾病惡化。
  4. 吃紅麴及葡萄柚,同時服用降血脂藥,可能造成疲倦、黃疸、肝功能指數上升、不明原因肌肉痠痛,解深茶色尿等。

食用膠囊錠狀類食品或健康食品後發生上述類似身體不適等狀況時,除立即停用並就醫外,我們還能作些什麼呢?為提昇食品食用之安全性,衛生福利部建置「全國健康食品、特殊營養食品及膠囊錠狀食品非預期反應通報系統」,提供公眾通報因食用健康食品及膠囊錠狀食品,而導致任何不適等非預期反應,以建立本土的食品安全資料庫,期能發現潛在引發公眾健康危害之預期反應,以維護民眾之健康福祉。簡單來說,因食用健康食品或任何膠囊錠狀類食品後,發生身體不適時;或食用健康食品沒有達到宣稱保健功效時,消費者都可以即時通報政府以加強評估及管理。

最後,要強調膠囊錠狀類食品及健康食品不是藥,也不是萬靈丹,因每人體質或疾病狀態差異,也有可能產生副作用。提醒民眾有病需就醫,不能以健康食品或膠囊錠狀類食品取代該服用的藥物或醫療,均衡飲食最上道,並謹記膠囊錠狀類食品多食無益的原則,別讓身體越補越糟!